1.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,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、归类或编码,以便于学习、理解,这属于( )。
A.复述策略辅导
B.组织策略辅导
C.精加工策略辅导
D.时间管理策略
2.在主题班会上,王老师与学生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,形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共识,并要求大家互相监督。这种品德培养的方法是( )。
A.树立榜样
B.价值判断
C.群体约定
D.有效说服
3.下列关于考试焦虑症的描述错误的是( )。
A.考试焦虑症,必要时可以用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
B.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,导致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
C.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,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
D.考试焦虑症是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
4.某中学初一(2)班班主任王老师在新生入校后,初步拟定班级的课堂规则,并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建立,用清晰的语言把课堂规则表述出来,还在主题班会上将课堂规则传达给学生,让学生明确课堂规则的具体内容及意义,以便严格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执行。这展现出王老师在课堂管理上实施了( )。
A.课堂行为管理策略
B.预防性的课堂管理策略
C.课堂制度管理策略
D.建设性的课堂管理策略
5.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,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,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。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,当代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,是种( )。
A.直接动机
B.内部动机
C.高尚动机
D.近景性动机
- 答案及解析:
- 1.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组织策略。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,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,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。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归类策略,用于概念、语词、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;一种是纲要策略,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。因此,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,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、归类或编码,以便于学习、理解,属于组织策略。故本题选B。
- 2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。群体约定是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、协定,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,是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。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,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,迫使其改变态度。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,来改变学生的态度。题干中,王老师与学生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并达成共识,属于群体约定。故本题选C。
- 3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考试焦虑症。考试焦虑症是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,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,既有来自于外部原因:家庭、学校甚至是来自社会的压力,也有来自于学生的心态和观念,因此选项C的说法错误。故本题选C。
- 4.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课堂管理策略。学生的课堂行为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:个体因素,即学生人格特点和需求倾向;制度因素,即课堂组织中的角色期待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管理,是要在这两方面的因素之间取得平衡与协调,既能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课堂组织的要求,又能保证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。A选项不符题意,题干中教师尚未开始课堂行为管理。传统的课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性的,重点在于学生调皮捣蛋之后教师如何应对,但收效却很小。实践证明,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够首先防止问题产生的人。常见的预防性的课堂管理策略包括:(1)建立自然和心理环境;(2)建立课堂规则。题干中教师拟定课堂规则,符合预防性课堂管理。B选项符合题意。C选项为干扰选项。D选项教师的程序知识:指建设性的课堂管理策略,用以构建一个更有利于学习、更具效率的教学环境。如课堂上的:话语掌控、话题掌控等等。题干中未体现,故排除。故本题选B。
- 5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动机的分类。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,可以把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。高尚动机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的,它能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性,促使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。题干所述的动机为高尚动机、间接动机、外部动机、远景的动机,A、B、D选项均表述错误。故本题选C。